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构筑优质教学生态,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,马克思主义学院于9月20日在明理楼L501召开新学期教学研讨会。该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汪先平教授主持,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会议。
首先,汪先平就开学一周的推门听课情况进行了说明,针对思政教师教学准备、教学纪律、学生到课、多媒体使用等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说明。她说到:从检查来看,任课教师都能按时到岗、精神饱满,课堂气氛活跃,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,学习状态良好,各项教学工作有序开展。但是依然有部分老师存在对教材课件理解不透彻、将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不够等问题。
汪先平强调:为用心用情上好思政课,打造学生喜爱的思政“金课”,在接下来的时间内,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每一门思政课都要进行集体备课。会上,汪先平院长带领全体思政教师围绕2023版教材的内容变动进行细致地学习。接下来本学期开新课的思政教师按照要求进行了说课和试讲,围绕学情分析、课堂互动等环节交流想法,积极发表对新教材的解读和对教学重点、难点的诠释。
在讨论中,汪院长表示,要吃透新教材,用好教育部统编课件,反复打磨,精心备课,剔除繁琐,结合具体案例,将课讲得生动灵活。要以学生的听课率作为教师授课是否成功的唯一衡量标准。
最后,汪院长提出要求,全体思政教师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“六要”为标准,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,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,使思政课达到春风化雨、润物无声的教育教学效果。(撰稿:王丽敏 审核:汪先平)